真功夫因品牌logo遭李小龍公司起訴
12月25日,動作電影和武術大師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Shannon Lee)將國內快餐品牌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形象、在媒體版面上連續(xù)90日澄清其與這位于1973年去世的傳奇演員無關李小龍無關,并請求法院判令真功夫賠償其經濟損失2.1億元,以及維權合理開支8.8萬元。
根據資料顯示,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創(chuàng)立于1990年,之前名叫「168蒸品快餐店」,后來又改名「雙種子」不過一直發(fā)展不怎么起色。從2004年開始,花費400萬巨資開始效仿肯德基上校和麥當勞叔叔的人物設定,推出了一個穿著黃色運動衫擺著功夫姿勢的男人卡通人物作為自己的品牌形象,從此開始逐漸發(fā)展壯大。目前在全國共有員工16000余名,已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等30多個城市開設連鎖店。
2010年,李香凝發(fā)現國內的一些個人及企業(yè)未經她授權同意,強行搶先將李小龍的形象、姓名注冊為商標并做商業(yè)用途使用,損害了李小龍的形象。當時真功夫就在侵權企業(yè)名單里,其實就已經給真功夫敲響了警鐘。
2016年,真功夫對外發(fā)布了品牌新戰(zhàn)略,啟用新LOGO,盡量擺脫與李小龍形象的爭議。新LOGO將名字由「真功夫」變?yōu)椤窴ungfu」,卡通人物的五官較之前來看刻意處理的稍顯模糊,塑造出一名擁有中國功夫的男性形象。但從整體造型以及人物動作而言,還是沒有逃出「功夫龍」的影子。
在未獲得授權私自使用酷似李小龍形象15年多年后,該來的還是來了。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Bruce Lee Enterprises,LLC)將真功夫訴至上海二中院的消息公布后,12月26日上午,真功夫通過其官方微博回應稱,自己的商標是否侵權,多年前也曾有過爭議,但真功夫的商標一直沒有判定侵權或者撤銷的行政或司法結論。時隔多年被起訴,他們也很疑惑,正在準備應訴。
從本次李小龍公司代理律師提供的證據中可以看出,真功夫商標圖案知識產權登記書備注信息上標注著:「真功夫圖形」內容為由李小龍功夫造型「功夫龍」圖案及「真功夫」「蒸的營養(yǎng)專家」文字組合組成的造型圖案。從登記書的內容可以確定,真功夫知道他們是在使用李小龍形象。
事件曝光后,很多網友認為真功夫侵權事實明顯,支持李小龍后人維權。26日晚,真功夫就被李小龍女兒李香凝起訴侵權一事再度發(fā)聲,稱目前只是收到法院關于美國加州的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訴訟的相關材料,除此之外,李方并未與其溝通。真功夫稱公司沒有侵權,不會更改商標,且不會尋求庭外和解。
但據現行法律,訴訟情況或不容樂觀?!睹穹ㄍ▌t》第100條規(guī)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但對于去世名人,法律上并無明確規(guī)定,主要依靠商標審批部門對社會情感的主觀把握。
2004年真功夫注冊商標時,距離李小龍身故已過去31年。亦如真功夫今早發(fā)布的《聲明》所示,「真功夫系列商標,是由公司申請、國家商標局嚴格審查后授權的……已經使用了15年?!惯@表明商標審批部門已確定此商標準許注冊,該商標系列受法律保護。
應該看到,《民法通則》規(guī)定了自然人的姓名權、名譽權、肖像權的保護條款,卻對已故人士相關權利的界定和保護有所缺失。這種保護機制并不能很好地解決類似的侵權糾紛,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補位。 從另一角度來看,真功夫在追求「名人商標」上多少有“搭便車”和不勞而獲的嫌疑。這種企圖借助他人名氣注冊商標的行為,難脫投機取巧、不正當競爭之嫌。對于有遠見的企業(yè),不應該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對商標的追求應更具獨創(chuàng)性,符合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聲明:文章及圖片來自網絡,并不用于任何商業(yè)目的,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立即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